2014年8月6日星期三

中国四大银行7月存款骤减1.5万亿

今年7月,中国四大银行存款减少1.5万亿人民币,显示第三季度资金面将会趋紧。与此同时,中共央行在第二季度资金执行报告中,对长期定向降准表示担忧,表示流动性的整体宽裕并没能解决企业融资成本高的问题。业内分析人士认为,这表明央行全面释放流动性已经不可期。中国经济长期依赖大规模信贷投资驱动,这个模式目前已经失去作用。
四大行存款骤减 资金面趋紧
陆媒《华尔街见闻》8月5日报导,中国四大银行存款7月减少大约1.5万亿人民币,与6月形成鲜明反差。中国四大银行是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招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表示,由于央行对二季度信贷投放过快表示担忧,三季度很难再见到明显放松空间,估计资金面将较二季度有所紧张。
中共央行:定向降准会影响数据真实性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步入下行通道,大陆央行采取定向降准措施,增加信贷投放,尽管使第二季度经济增速有所上升,长期看却有无法回避的副作用。
大陆官媒8月2日报导,大陆央行8月1日发布了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认为定向降准如果长期实施,对数据的真实性会有干扰,市场决定资金流向的作用可能受到削弱。
报告认为,中国货币信贷存量较大,增速较高,央行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上半年,中国社会融资规模为10.57 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4146 亿元,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
全面释放流动性不可期
陆媒《财新网》8月4日报导,中共央行在季度例行报告中,以专栏的形势谈到当前社会融资成本的问题。
央行报告认为,中国广义货币(M2)的增速在6月末已超出二季度GDP名义增速,达到5.7个百分点,流动性总体充裕,全社会债务率仍在上升。由此可见,货币信贷总量的快速增长并没能解决当前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表明中国经济可能存在影响供求平衡的结构性问题。
报告认为债务率较高及风险溢价上升是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重要原因,与股本融资不足、部份主体存在财务软约束、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较大等体制机制性因素有关。
国信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钟正生认为,央行报告提出总量政策无益于解决融资成本高的问题,表明央行全面释放流动性仍不可期。
货币信贷增长不再是经济增长的动力
中国经济长期依赖信贷投资的增长拉动经济上升,这个模式已经失去效用。
陆媒《财经网》7月31日报导,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首席分析师邓海清通过观测M2、社会融资规模与GDP的关系,发现在社会融资屡创新高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增长反而出现了阶梯式下行。他认为,企业在市场活力不足的情况下,贷款没有能够充分使用,银行贷款规模不断做大,其动机是不断进行存贷转换,银行的规模及其理财产品就在这种存贷转换中不断做大,并导致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上升。
邓海清认为,经济活力下降使得银行沉淀资金过多,货币量增加和融资规模的扩大不再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